- 张冰;宋德群;
农业现代化建设需大量专业人才,农业院校学生因专业特殊面临诸多挑战,易产生学业压力与未来迷茫等心理问题,影响身心健康、学业与职业发展。以某农业大学为例,构建“一核四维五融通”协同心理育人模式,以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,从课堂教育、监测预警、咨询服务、干预处置四维强化心理健康工作体系,并将心理育人与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五育融通。经该校实践,成效显著,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学业生活挑战能力均提升,为其他农业院校心理育人提供借鉴,利于培养全面发展农业人才,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。
2025年02期 No.350 27-3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5K] [下载次数: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1 ] - 卓庆卿;尹国俊;陈文辉;
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,构筑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高校急迫的任务,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筑牢教学质量的基石,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。以浙江农林大学“六位一体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案例,对质量保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,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质量标准,构建质量监控体系,健全质量保障的组织系统、强化教学信息反馈与改进机制,通过数字赋能,建立“评价—分析—反馈—改进”的闭环管理体系,深入探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。
2025年02期 No.350 37-4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79K] [下载次数:1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5 ] - 区余端;江燕姬;王楚彪;
深入剖析传统农林专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,详细阐述“地缘—生态—育人”一体化理念在农林专业教研教改中的内涵、价值、实践路径与策略,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。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、理论探讨以及数据支撑,旨在为农林专业教育提供全面、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模式。高等农业教育作为培养农林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,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。“地缘—生态—育人”一体化教学改革,紧密结合地方实际,注重学生实践能力、生态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,有助于为乡村振兴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,推动农林产业可持续发展,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,进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人才振兴等多项目标的达成。
2025年02期 No.350 45-5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6K] [下载次数: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 ] - 童家飞;郭建忠;沈月琴;
“一懂两爱”是衡量“三农”人才队伍质量的重要尺度与价值准绳。长期以来,人才“下不去、留不住、用不好”已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瓶颈。为此,全国多个省份开始全面推行以“入学有编、毕业有岗”为特征的定向农科生政策,以纾解乡村高素质人才匮乏之“顽疾”。但也同时引发了职后定向农科生是否真正实现“一懂两爱”的深刻思索。本文以浙江省为例,运用质性访谈法对已入职的定向农科生群体发展环境进行深入探究,研究发现专业素养欠缺、发展环境掣肘、乡土情怀弱化等三类核心概念范畴是制约该群体“一懂两爱”的重要成因,并基于此建议从强化能力素养、加强政策供给、注重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优化,以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。
2025年02期 No.350 55-6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51K] [下载次数:1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 ]